首页
课程库
专家库
培训动态
CSTD会员
品牌活动
关于我们
登录
注册
在线咨询
我的收藏
返回顶部
选择咨询方式
电话咨询
线下约谈
在线答疑
确定
18168089159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首页
培训动态
学习案例
企业级AI智能体实践:用得上、做得深、回答准
相关文章
AI
AI时代,培训会消亡吗?
2025-06-11
每家企业大学都应加快AI知识库建设
2025-06-03
从AI智能体到数智员工:重塑HR的智能革命
2025-04-15
赢战AI时代!一文尽览2025人才发展灯塔峰会盛况
2025-03-12
躬身入局:用AI把培训重做一遍
2025-01-02
教学设计
从“挂名导师”到“成长引擎”:千年舟新人导师“引路人”项目
2025-07-16
破解“出海”密码:海信如何从“产品输出”到“品牌深耕”
2025-07-09
每家企业大学都应加快AI知识库建设
2025-06-03
爆火的敦煌网:让人才站在C位
2025-04-29
直击现场,华润集团第七期高层培训很有料!
2024-05-06
培训提供
美团VS字节|人才观的“和而不同”—— 战略驱动下的共通与分野
2025-07-23
从“挂名导师”到“成长引擎”:千年舟新人导师“引路人”项目
2025-07-16
破解“出海”密码:海信如何从“产品输出”到“品牌深耕”
2025-07-09
AI时代,培训会消亡吗?
2025-06-11
每家企业大学都应加快AI知识库建设
2025-06-03
学习项目
从“挂名导师”到“成长引擎”:千年舟新人导师“引路人”项目
2025-07-16
赢战AI时代!一文尽览2025人才发展灯塔峰会盛况
2025-03-12
【重磅】第三届人才发展灯塔奖评选暨第九届企业学习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结果公布!
2025-03-11
联想:第23届核心顾委训练营《学习项目设计》引导工作坊
2024-05-10
兴业银行零售平台部:“铸匠计划”人才培育训练营项目
2024-05-09
培训管理者
隧道股份开展2023年人力资源系统管理能力提升培训
2023-11-23
兴业银行2023年培训管理员培训班集中培训顺利结业
2023-11-16
成为一个好讲师真的很难吗?
2023-10-27
金杯电工:HRBP赋能培养项目正式启动
2023-10-16
如果炸掉培训中心,培训经理可以深入业务部门,转型成为TDBP吗?
2022-10-31
内训师培养
破解“出海”密码:海信如何从“产品输出”到“品牌深耕”
2025-07-09
山东高速集团打造首批课程开发师
2024-02-05
山东高速集团内训师能力提升项目成功举办
2024-01-26
兴业银行:2023年“T动力 耀金陵”内训师大赛圆满落幕
2024-01-12
成为一个好讲师真的很难吗?
2023-10-27
企业级AI智能体实践:用得上、做得深、回答准
熊俊彬
CSTD人才发展平台
2025-07-11
随着AI热潮的兴起,从2023年开始我就全身投入AI实践与研究。从AI应用到工具开发,无论是通过人才培养还是举办活动,都希望探索企业培训AI转型之路,其中AI智能体开发贯穿始终,尤其是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部署本地化大模型,智能体对于企业AI应用落地显得尤为重要。这其中有些心得总结起来就是:用得上,做得深,回答准!
01
用得上:开发企业级智能体应用平台
2025年,随着智能体应用在千行百业加速落地,智能体应用开发的实际需求和痛点也正在发生变化。过去两年,以大模型为中心的AI应用搭建平台逐渐实现了“人人都可以开发智能体”,但如果想要让智能体真正做到企业级应用——成为能够背着OKR跟企业共同成长的数智员工,能开发出来智能体只是第一步。
从 “C 端热闹” 到 “B 端受冷”:智能体 “用不起来” 的困局
去年,我们团队在 Coze、文心等平台上前后开发出上百个智能体。但这些智能体基本是给C端用户使用。比如我们在豆包上发布的“课程生成器”、“试卷生成器”等智能体,用户高达上万人,却不知道哪些用户在使用,更不知道他们对智能体的使用情况和反馈意见,
这对企业来说并不能创造直接价值
。
建个 “AI 门户”:让智能体从 “散养” 到 “家养”
为解决智能体上线后“用不起来”的痛点,我组织IT团队开发了一个企业级的智能体应用平台——磐智AI数智员工赋能平台。在Dify平台上开发,将应用分散、缺乏统一入口和权限管理的智能体聚合在公司官方网站上,并与公司用户管理系统、会员管理系统连接,形成AI门户,实现了按用户角色访问、使用记录可追踪,信息安全可保障等功能,结果是员工和会员用得顺、IT 管得住。
让智能体融入业务中:从 “能用” 到 “好用” 的关键
真实的商业环境里,数据在变、场景在变、业务需求在变、驱动智能体的大模型也在进化。能够在真实场景中结合业务、数据和模型实现相互耦合、动态进化的智能体,才是真正从“能开发”走向“能用、好用、用得起”。磐智AI平台在交互过程中,系统会自动积累用户数据与偏好,反哺智能体优化,形成“使用-迭代-更智能”的正向循环,让“数智员工”真正融入到企业业务中。
当前是AI智能体从“炫技”走向“实用”的关键时刻。如何让智能体在企业中“生根发芽”,从低门槛到高性能?如何让数字员工“持证上岗”?这都是企业应用AI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这背后是一整套对业务理解、开发能力与模型协同的系统思考。未来的企业,不是有没有AI,而是谁能真正把AI用好。
02
做得深:AI学习设计师的“重生”
在过去十年里,我一直致力于推动企业学习项目的设计。我最想开发的智能体就是能够帮助设计学习项目的智能助手。然而从构想到落地花了一整年。
用户初体验:只会套模板的工具
2024年6月我们在Coze平台上搭建了一个“培训方案生成器”。用户无需输入复杂的提示词,只需通过与智能体的对话提供培训需求等信息,就能生成一个完整的培训方案。
结果第一批用户反馈扎心了:方案是全,但像套模板。更尴尬的是,随着DeepSeek等推理模型的广泛应用,直接使用大模型生成的方案质量已经不亚于我们的“培训方案生成器”。
重新定位:融入业务的数智员工
为了发挥智能体的独特价值,我们重新思考了智能体的定位。这次,我们不再将智能体仅仅视为一个工具,而是将其定位为一名数智员工的角色。
CSTD有一个“学习设计师认证”的项目,已经举办了110多期。我们设想能否开发一个AI认证导师,不仅能帮助学员掌握学习项目设计的方法和理念,还能辅助生成学习项目方案,甚至可以还可以生成学习地图、培训课程和运营方案等。
2025年3月,春季认证班我们试着用了这个新智能体,还大胆取消了线下面授——结果学员炸了锅。有位学员直接反馈不想做“小白鼠”。没办法,我们加了一天“AI+学习设计”线下课,带着大家演练智能体操作,效果超过学员预期。95%的学员通过AI伴学都过了认证,有6个项目还直接进入了第十届企业学习设计大赛复赛。
功能优化:因材施教的智能导师
在智能体使用过程中学员们也提出了很多建议,比如智能问答最好匹配视频微课,方便系统掌握知识技能;方案生成最好能借鉴以往案例(CSTD通过学习设计大赛沉淀了1000多个项目案例);智能体的功能也不要太复杂等等。
于是我们团队又重新优化智能体,以上问题逐一解决,并在6月份举办的夏季认证正式使用,得到学员广泛好评,而且“AI伴学+直播辅导”的形式也得到学员肯定,大大减少了学习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
从“培训方案生成器”到“AI学习设计师”的智能体开发过程,充分感受到“DEMO五分钟,落地一整年”的挑战。智能体开发需要从业务视角定位智能体角色,并持根据用户场景需求续不断地优化调整,才能让AI真正落地。
03
回答准:给智能体建个“靠谱的知识库”
智能体最让人头疼的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也就是在特定领域知识上存在"幻觉"问题,可能生成看似合理但实际上不准确的内容。
比如“AI学习设计师”智能体推荐A项目案例时,会引用B项目的目标,C项目的实施方案;“培训智搜”智能体找讲师,输入“制造业生产管理”的讲师,结果推了个讲领导力的老师。在企业应用中,错误信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这是不可接受的,问题主要出在知识库数据质量。
"垃圾进,垃圾出"
无论大模型的算法多么先进,智能体的工作流多么专业,如果底层的知识数据质量不佳,系统的表现也会受到限制。因此,知识数据整理是构建智能体的基石。
在调试“AI学习设计师”智能体过程中,我们最早加载的案例知识库,只是将之前编写的案例集直接转为知识库。这些非结构化的内容,智能体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把A公司的销售项目案例安到B公司的生产岗上。
"结构化,向量化"
在深度研究大模型知识库构建后,我们团队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拆课程”、“拆案例”:将原来的课件拆分成200多个知识点,同时挑选最有参考价值的案例,避免过期或存在错误的文档影响智能体的使用,然后把每份案例切成500-600字的片段,标上所属行业、学员对象、项目背景、项目目标、设计思路等30多个标签,最后向量化处理后加载到智能体中。
激活知识资产
现在的”AI学习设计师’智能体,在推荐案例时不仅能实现95%以上准确率,而且在设计方案师也能参考更加相似的优秀案例,比如设计“销售新人培训项目方案”事,智能体先调出3-4个同类案例的设计思路,再结合用户需求生成方案。把CSTD沉淀10年1000多个全国优秀企业的学习项目案例彻底激活。
同样的方法,我们又把CSTD沉淀的近万名讲师的资料整理成数据库,通过“培训智搜”、“讲师智选”等智能体,帮助员工和会员精准寻找合适的讲师课程,后期还会将师资库加载到“培训方案生成器”中,无论甲方还是乙方设计培训方案时都可以智能匹配师资。
知识库质量是企业AI应用成败的关键。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业务场景、流程、知识,如何让通用大模型理解业务场景、掌握企业的知识和流程,这不仅是一个技术挑战。
04
培训人的AI进化:从人才培养到智能体训练
这两年见了上百位企业培训负责人,发现一个规律:最早转型的培训人,都在做“智能体训练师”。
为啥是培训人?我们懂业务场景(知道智能体该解决啥问题),懂人才培养(知道怎么给智能体“设定角色”“教技能”),还懂知识管理(知道怎么喂给智能体靠谱的“智慧”)。
想转型?先搞懂这三件事
会“定义角色”。
给智能体画“人设”,比如“你是零售店长的培训顾问,说话要接地气,多举超市案例”——就像我们给内训师做定位一样。
会“拆业务”。
把“提升销售业绩”拆成“客户画像→产品匹配→谈判话术”,再让智能体逐个攻破——这和我们做工作任务分析的思路相通。
会“管知识”。
知道哪些知识有用,哪些案例可取,怎么给知识打标签、做更新——这正是培训人天天在做的“经验萃取”、“知识传授”。AI不是洪水猛兽,是工具,是伙伴。
培训人最懂“培养”的逻辑,而智能体,不过是我们培养的“数智员工”。
未来5年,企业拼的不是有没有AI,而是有没有能“玩转AI”的培训人。期待在训练营见到你,一起把智能体变成培训的“超级引擎”。
AI
、
教学设计
、
培训提供
、
学习项目
、
培训管理者
、
内训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