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地图(LearningMap)是指根据员工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工作场景和能力标准,设计其对应的学习主题、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顺序,为员工提升能力、加速成长提供指引,从而提升员工个体与组织的绩效。随着学习地图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应用,学习地图技术的发展也日渐成熟,关于学习地图构建原理、流程方法的文章也不在少数,本文旨在分析学习地图构建中的关键挑战及发展趋势。
01学习地图构建的挑战
1.如何卷入业务部门,从业务视角去构建学习地图?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我们对过往实施的数百个学习地图项目进行梳理,发现常见的学习地图项目有三类:一是企业的人力/培训部门主导,业务部门处在从属和配合位置,或完全由人力/培训部门主导;二是业务部门提出学习地图建设需求,由人力/培训部门来提供资源支持和服务,业务部门处在项目主导位置;三是业务单元的HRBP、LBP或业务主管提出需求,并进行项目全流程管理。第一种情况目前占比60%以上,第二、三种情况的占比近年呈快速上升趋势。当前阶段,学习地图构建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如何卷入业务部门,提高业务部门的参与度,包括业务专家的智慧贡献、业务管理者的落地支持、业务负责人(作为项目发起人)在项目中的诉求分析与满足。
图:三种类型的学习地图项目
如何应对这个挑战?我们的经验,一是通过引导共创工作坊代替一对一调研访谈,让更多的业务人员更深度地参与进来,提高对学习地图方法、项目过程、学习地图成果的理解与认同,便于后续的应用推广。二是在项目发起阶段,找到配合度高的业务部门,并将业务老大作为项目发起人,充分理解其对人才发展的诉求,并通过学习地图项目去实现这些诉求,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影响业务负责人对人才发展的看法,把人才发展和业务发展统一起来看待。
某快消品行业龙头企业在学习地图构建初始阶段,培训部选择了部门领导对培训工作更重视和配合的物流管理部作为试点。我们通过对物流管理部总经理的访谈,了解到组织目前最关注的是“营运组织变革”的业务战略落地情况。所以学习地图首先锁定的是营运组织变革落地中的产销计划岗、订单管理岗、工厂营运经理三个关键岗位。在该学习地图构建项目中,总部业务领导班子、区域总经理、工厂厂长均深度参与共创,项目也得到广泛认可,学习地图成果在公司的业务变革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2.如何破局孤岛思维,打通培训与人力资源的链接?
学习地图的对象如何规划布局?学习地图与任职资格标准、能力模型等要素如何衔接?学习地图的应用与招聘选拔、人才发展、职位晋升等人力资源其他模块的关系如何设计?随着培训回归人力资源体系、业培联合思想的深入,这些都对学习地图顾问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宽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学习地图项目实施中,学习地图顾问要对企业现有的职位体系、招聘选拔、绩效考核、晋升保留政策等进行查阅和分析,并且要结合行业特点、岗位特性,从而在学习地图的构建过程中聚焦核心关键要素,打通培训与人力资源各模块的链接。
图:培训与人力、业务的链接
某互联网企业的采销经理岗是零售事业群的关键群体,近期发布了采销经理任职资格标准新成果。现在需要针对总部和战区的采销经理设计学习地图,以加速团队胜任标准。学习地图顾问在前期诊断分析的基础上,在工作坊中减少了传统的学习地图“任务分析”与“能力画像”部分的研讨,将研讨重点聚焦在学习路径和学习需求分析上,重点依据现有的任职资格标准(职责、分级、能力要素等)来设计学习主题,确保了两套体系标准的一致性。在学习地图的推广机制上,培训不再是孤立事件,通过培训对象分层、培训积分管理、学习地图试题库等将学习地图与任职资格标准中的岗位职级、评价考核关联起来。
3.如何围绕价值创造,推动学习地图的系统化落地?
学习地图项目最大的挑战是“不落地”或“落地难”,其中小部分是技术因素导致学习地图成果不符合需求、没有针对性、内容太重等。绝大部分还是管理因素,是学习地图在落地时缺乏管理和资源的支持,导致学习地图的价值仅仅是办公桌上多了个资料包和电脑里多了个文件夹而已。
我们的经验是,学习地图的落地需要从计划衔接、资源支持、培训交付不同维度来系统化地考虑,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地图落地体系,这三个维度落脚在具体要素上即年度培训计划、学习资源开发、学习项目交付。
图:学习地图落地三支柱
其中年度培训计划是学习地图与当前战略、业务热点结合的产物,为学习地图落地起到头部方向指引和重点选择的作用。学习资源包括自学材料库、课程库、教材库、案例库、试题库、师资库、辅导手册等,学习资源是学习地图落地的腰部支撑力量,没有配套学习资源的开发,学习地图落地就会“有心无力”“想到做不到”。学习项目是将学习地图的理想设计真正付诸行动,践行学习减负、学习提效理念的最终落脚点,没有和学习项目交付相结合,学习地图就是空中楼阁。
02学习地图构建的趋势
1.学习地图构建方式上的变革:敏捷高效
敏捷不是偷工减料,不是减少几个步骤、牺牲质量换时效,敏捷的本质是流程最优化的同时发挥“用户”能动性,实现低成本高效产出。
学习地图构建要敏捷,一是要与企业现有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对接,可以让构建过程更敏捷;二是通过共创让用户深度参与,可以让成果落地更快见效,从而实现更敏捷;三是将学习地图构建的能力内化,从此学习地图的构建、迭代变得随时随地,从而实现更敏捷。
我们给某手机品牌头部企业的供应链事业部做学习地图时就采用了“赋能型学习地图项目”的方式来实现敏捷化。项目由供应链事业部PE工程师、材料工程师等关键岗位的业务专家组成6个课题组,在学习“学习地图技术”的过程中,干中学、学中干,在工作坊学习中同步完成6个关键岗位/序列学习地图的构建。该项目在完成试点开发任务的同时赋能于人,将学习地图的方法内化到业务部门,实现学习管理主责的转化,人力/培训部门的占位更高,同时可将学习地图建设打造成动态的更新迭代系统。
2.学习地图成果应用上的变革:千人千面
学习地图成果应用上的一个趋势是需要与企业的线上学习管理系统结合,通过智慧学习平台,解决学习地图落地中千人千面的问题。
学习地图的成果本身是静态的,学习地图成果的应用却必须是动态的。一是学习地图内容随着业务、人员的变化要不断完善迭代,是动态的;二是学习地图的静态结果与用户个人的差异结合,则出现成百上千种的路径,要实现学习地图“学习减负”“成长提速”的目的必须与每个对象的特点结合。学习地图对象人数少时,通过社群学习、人盯人、IDP这类方法就能满足个性化的要求。但当学习地图对象人数较大时,则必须与公司的学习管理系统相结合。
在某股份制银行,我们完成了该行贵宾理财经理、私行经理的学习地图构建,在成果应用阶段,其通过网上学习路径、个人学习账号、线上知识库、线上考试、培训班O2O运营、业务指标抓取与分析等实现学习地图的落地和学员个性化的学习管理。其中包括通过标签实现个性化学习精准推送、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跟进和反馈、对学习结果进行考核分析、结合系统的业务指标数据进行群体学习有效性分析等。这些方式并不是为学习地图所独创,而是将学习地图的这些管理工作分解到线上,由系统来解决,提升落地时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相信这样的个性化学习管理手段将会越来越多,也会在更多的企业得到应用。
CSTD学习地图顾问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