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培训动态 CSTD动态 无限极:“企业大学”如何与组织共舞?
无限极:“企业大学”如何与组织共舞?


面对疫情及疫后常态化防控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巨大挑战,组织过往的成功经验,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桎梏。唯有积极探索企业转型与变革的“常态化”,才能在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转型给组织能力带来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该如何清晰地制定有竞争力的战略?如何助力战略的落地?如何布局未来战略所需要的人才?

当组织处于转型变革期,“企业大学”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

2022年6月30日,CSTD组织企业会员走进无限极参访游学。在无限极人才学苑(原“无限极大学(行政员工)”,以下简称“ITA”)的带领下,近50多位HR、培训管理者共同探讨、交流“企业大学”如何陪伴组织转型变革并创造价值。

“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变化如此之快,转型升级已不再是选择,而是必须。在这个飞快向前的时代,每个人、每个组织只有超越外部变化的速度,才有可能在这个时代致胜未来。”
——拉姆·查兰

1 开启组织变革新路径


组织变革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提前制定变革路径。在变革前期,ITA扮演了“理论研究院”的角色,对外研究大量组织变革转型理论及企业变革实践,寻找适合无限极的变革路径。

在参访分享中,我们得知ITA曾在变革初期,以“研究聚焦范畴—沉淀核心理论—关注启发转化”为研究思路,输出与敏捷变革相关的7个领域的研究理论,包括“敏捷变革”“平台型组织”“组织与人才”“OKR”“企业文化”“数字化”“战略创新”等相关话题。

没有一条探索之路是盲目前行,正是这些对变革理论与实践案例的研究,为无限极开启了变革的良好开端,同时也为转型探索之路提供了有力参考。

2 深度陪伴与组织共舞


当确定以“敏捷”为变革方向,从组织、文化、人才三方面打造“敏捷组织”之后,无限极的变革之路正式开启。

从2019年组织转型变革开启至今,ITA一直在转型变革中做角色价值的探索实践。他们认为在整个无限极的变革实践中,自身主要承担了三个角色。



无限极的变革大致经历三个时期,而ITA可以说是深度陪伴了组织变革。


参访交流分享环节

1.混沌时期—文化松土


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形成默认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称之为组织心智。一般来说,它可以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决策效率,但一旦进入变革时期,它将成为最大阻碍。因此在变革初期,组织心智需要不断刷新。

变革先变心,文化重塑成为ITA在变革前期的核心任务。

为了让大家对“敏捷”逐步形成统一认知,ITA在2020年发布敏捷变革白皮书,首次结合案例和理论提出变革的必要性及方向。之后通过敏捷必修课,萃取内部敏捷实践案例,让大家认识到敏捷已然在发生。

为了让敏捷理念更易执行,无限极引入OKR体系。ITA采用小步快跑、敏捷迭代的模式,通过“点—试点推广,线—中高层落地,面—制度化全员实施”的路径,让大家逐步接受并认可新的工作方式。


参访交流分享环节

有了新的理念和工作方式,ITA启动了文化升级之旅。通过公开、非公开渠道广泛获取员工意见,以及线上创新汇谈及研讨,通过找寻、当打、提炼整合、共创、验证等步骤,推出“无限极工作准则(CC2.0)”及“无限极人才观”。文化上墙后,更重要的是渗入组织和日常工作。ITA采用高管代言、直播带货、吐槽情景剧、优秀故事集等方式,按照“全员认知—理解认同—行为落地—制度固化”的路径,解决知行问题,快速推广落地和转化应用。



2.探索时期—认知升级


理念和工作方式的软着陆,以及文化松土,为变革奠定了思维转变基础。但在真正的变革开启后,仍然需要全力应对。

在推动数字化进程中,ITA以内外联动的方式,设立【未来已来】栏目邀请行业大咖分享外部前沿趋势和最佳实践;整理优质内外部数字化转型分享形成《无限极数字化升级学习手册》;与数字化升级办公室联合举办“数码周”活动让员工感知身边的数字化转型,建立信心。



在变革探索期,需要及时敏捷地与员工沟通变革信息,获得支持,听取员工反馈。ITA先后组织多次高管面对面、回音壁、对内对外全方位等信息沟通,将变革信息传递到组织末梢。同时,变革的成功还得抓住关键人群,从上至下拉齐, 快速提升整体认知。通过针对中高层变革领导力提升的M1-X学习项目,快速发现及选拔一批适应未来业务发展的潜力人才,助力变革实施。

3.落地时期—方法落地


变革落地,最终还是要落在人才上。在此过程中,ITA抓住了两个关键,“基于人才战略的重点人群激活”和“基于业务战略的重点职能赋能”。

在重点人群激活方面,ITA在组织内部推动试行“任务市场”的非常规人与任务匹配方式,打破内部固化的工作和职位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灵活团队的方式激发个人自主创新,打破职能边界,小步快跑产出成果,让个人的能力和贡献被看见。


任务市场运作机制

同时,重点推出“X计划”学习项目。聚焦组织的“新生力量”和“腰部力量”,以年轻高潜人才为突破口,同步“卷入”中高层管理者,营造团队学习场域,打通“能力一业务一人才”实践路径,助力变革转型。

在重点职能赋能方面,ITA针对关键群体、关键业务的数字化能力进行了点对点的赋能,解决实际的业务数字化问题。通过深度陪伴业务破题,厘清本质问题,保障策略澄清共识与落地。

针对“职能运营能力提升”,开展“光计划一用户运营训练营”“燃计划一社群运营训练营”“前线业务数字化认知与能力提升”。

围绕“业务模式调整”,从创新思维导入和实战经验导入两个角度,搭建研讨工作坊,重构业务团队培养机制。

围绕“商业模式创新”,引入外部专业智库,从战略创新的底层设计与战略实现的角度进行深度合作,助力孵化业务模式转型的重点项目。

3 中心自身转型与进化


在业务转型变革的路上,“企业大学”可以承担变革推动者的角色,链接外部,引入新知去唤醒组织内部一批变革的引领者。而在组织结构调整,逐步趋向平台化组织的过程中,“企业大学”同样需要自我进化,紧贴业务,保持与组织同频。

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去中心化”的学习模式,汇聚集体智慧,剖析和解决问题,企业赋能团队需要从传统培训方式中跳出来,去关注串联人、串联资源。

在无限极的变革过程中,ITA也逐步开启从“中心化”向“平台化”的转型。作为桥梁的角色,ITA通过连接需求、用户及资源三方,塑造平台化学习增长闭环。



针对“面向未来的业务发展需要,推动员工对新认知/新方法/新工具的学习”的发展规划,无限极学习发展中心面向业务队伍设立“业务学苑”(IBA),面向行政员工设立“人才学苑”(ITA)。在经营模式上,以咨询组、产品组、运营组的团队结构,根据不同项目进行人员搭配,高效支持日常运转与学习赋能的高质量交付。

4 未来的聚焦与守望


如同无限极的变革之路,无限极人才学苑的平台化转型也非一朝一夕,而是一直在探索、尝试和突破。

未来,ITA将继续坚定平台化转型策略,从“赋能”与“企业文化”两个维度发力:

对于传统业务,推动绩效改进落地,帮助各业务团队发现问题、梳理关键价值链和改进行为,促进绩效提升;对于新兴业务,采取快速引入,知识内化,案例沉淀、复制推广,帮助新能力的快速建立;同时,不断对标外部,引入新工具方法,做好内部知识管理,让知识在组织内“活”起来。

而在企业文化方面,面对未来Z世代进入职场,ITA将继续探索尝试,用更直接和年轻化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并认同无限极。同时,强化内部的文化价值观认同,助力组织力持续凝聚,迎战未来。

转型之路没有终点,无限极如此,ITA亦如此。这次参访不仅让我们认识到“永远不变的就是变”,更让我们体会到“企业大学”在组织变革转型中不只是承接者,而应该是陪伴者、推动者。



CSTD探访游学,是CSTD为企业会员提供的专属服务,主要通过对标杆企业的实地参观、经验交流和互动研讨,帮助会员企业学习、借鉴优秀企业的人才发展策略、思路和方法,深入探讨人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参访企业包括支付宝、中国人寿、字节跳动、新华三、无限极、复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