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培训动态 专业动态 干货 | 对于科学的人才测评工具,你了解多少?
干货 | 对于科学的人才测评工具,你了解多少?
我们在做项目的时候,会问企业的HR和OD,人才盘点工作的难点与痛点是什么?大家一致的回答:是潜力评价的问题。追问大家,之前大家都用什么方法评价潜力?回答是“拍脑袋”居多,或知道应该使用一些测评工具,但不知道哪些工具是优质的、测潜力的工具,市面上有不少测评工具,鱼目混杂。

比较全面的潜力评价,应以3Do模型为指导,在“能做”、“愿做”和“适做”三个维度上全面评价,这样做可以提升评价的准确度,降低评价的偏差。


例如在“能做”维度上可以选择潜能情境测试(SJTP),在“愿做”维度上可以选择社会动机测验(SMS),在“适做”维度上可以选择特质动态系统(PDP), 三位一体的稳定结构评价人才的潜力,加上评价中心活动的行为观察等,可以有效评价人才的潜力,并有广泛的实践验证。

我们就逐一与大家简要分享一下三个测评工具的使用,若要深入研究,可以参加线下三个测验的标准认证课,或线上课程《潜所未有》-潜能情境测试(SJTP),《心擎密码》-社会动机测验(SMS) ,《卓越领导》-特质动态系统(PDP)。


01 潜能情境测试(SJTP)


顾名思义,SJTP是一种独特的“情境”测试,好处是被测者如同处理工作一样应答题目。主要特点如下:

【测验特点】

题目数量:12个情境36个问题,仿真性高。

平均用时:20分钟左右,中高管较易接受。

测验方法:采用分数分配法,新颖有趣,且较难猜到测试什么,可以有效保证测试质量。

施测途径:线上测试,可以大范围实施,方便快捷。

【潜能定义】

潜能指的是决定人们未来发展领域和成就大小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潜能关注的一个人未来的可发展性和成长的空间大小。

【四潜模型】

所谓管理就是从“管人”到“理事”。“想”与“做”统一,即“管人理事”“思行合一”,是构建SJTP的基本理论框架。


四潜是认知潜能,抗压潜能,情绪潜能和领导潜能:

认知潜能:帮助人们更加理性、更加客观、更加准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把握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抗压潜能:帮助人们对抗挫折和压力,在逆境中克服困难,推动事情进展,实现预期目标。

情绪潜能:反映一个人如何与人打交道,即更好地认识、管理、运用自己的情绪,促成积极良好的群体氛围和人际关系。

领导潜能:反映为思考如何发挥他人作用推动工作,这一类潜能对于推动团队和组织提高效能、完成任务和持久发展有重要作用。

了解了四潜维度后,重点要看二个关键指标,一个是维度组合,一个是胜任能力要求。

第一个重点关注:维度组合


在报告上的数据主图上认知潜能的是蓝色的扇形的分数,抗压潜能用黄色扇形的刻度显示分值,情绪潜能用绿色扇形的大小,领导潜能用红色代表。可以从图上一目了然的看出哪个扇形的分数更突出,主要看最突出的二个扇形的组合,即维度组合。

成事为先:对事情本身的关注多于对人际方面因素的关注。在处理工作时头脑冷静、思路清晰、客观理性,对结果的关注度也比较高、在压力下能坚持努力,积极行动达成既定目标。

以人为本:对人际方面因素的关注多于对事情本身的关注。在处理工作时更倾向于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人内心感受以及团队/组织的文化、氛围,希望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高效的团队协作来促进问题解决和目标达成。

规划指导:在个人工作或团队工作中,都很有自己的主见,喜欢出谋划策、有比较强的综合分析、统筹规划潜质,对团队和组织的高效运行相关的要素关注度也比较高,愿意就工作的大方向和主要思路拍板做决策。

协调落实:更多地关注在工作大方向确定之后如何通过具体行动来保障工作目标能够有效地落地执行,有一定的支持服务意识,在需要与他人合作时能关注他人想法和感受,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过程导向:对工作过程中的事情、人际方面的因素都有较为细致周全的考虑,追求过程的完美、可控。对信息分析的精准度、团队成员对工作的认同度、团队关系的融洽度等方面保持密切关注,并倾向于随着环境变化和过程进展来做好调整适应。

结果导向:在个人工作或团队工作中,有较为强烈的目标感和结果导向意识,关注自我行动效率的提升,也注重通过影响和激发他人的动力,促进团队目标的达成。有较强的压力承受力和团队推动力,能够勇于承担挑战性较强的工作,并号召引领他人共同努力完成。


以上6种典型的组合占到93% ,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组合,比如,四个维度的分值基本相同,几乎成为一个圆;或一个扇形特别突出,其他三个维度分数基本相同等非典型组合。

在中高层管理人中,结果导向和规划指导的组合占比最高,是我们在潜力评价上最要看的二个组合。

第二个重点关注:胜任要求

每一个维度中有6个潜能项,共有4X6=24个潜能项。每个潜能项在SJTP的报告都有明确的定义,比如:


可以参阅报告里的内容,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潜能项,比如抗压潜能中“克服困难”与“意志坚定”差异是一个是短期,一个是长期;领导潜能中“组织协调”与“资源整合”的差异,一个重点在内部,一个是内外部。能明确区分即可。

24个潜能项基本涵盖了工作中常用的潜能项,我们是否对24潜能项都要关注呢?

回答是“不必”,我们只关注“胜任能力要求”的重点潜能项即可,因为是组织的要求,不要求的我们可以先不用关注,一定要有取舍,重点突出,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如果前期用SJTP配套的24项建模卡片,选出了5-7项胜任要求,就重点关注这5-6项即可。

如果公司有胜任要求,需要有优化,可以按照24潜能项进行优化,做到能测便评。


02 【应用案例】



我们举一个例子,请大家看这是一家企业的领导力模型,全局思维,意志坚定,目标导向,识人用人,和组织协调5项,并有明确的行为等级要求。


在能力盘点时,我们就需要参考能力分级描述,对被盘点对象的能力进行相应打分,再和这里的等级要求做比较,看是否达到要求。

而在潜力盘点中,我们需要看被盘点对象在这些条目上的潜能得分,看这些方面是他们的优势潜能(大于等于7分)、还是明显的短板(小于等于4分)、还是处于中等水平。

就这个案例而言,被盘点对象的“意志坚定”和“组织协调”是优势潜能,但“全局思维”潜能是明显短板,需要重点关注努力提升,此外目标导向和识人用人也需要适当提升。

来源丨培训江湖(ondemandcn)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