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培训动态 专业动态 寒冬之际,培训正当时!
寒冬之际,培训正当时!


最近华为内网发布了一篇讲话纪要,任正非吹哨,让很多企业警醒,也让很多人感受到了寒气。对于培训人来说,其实早有感知。公司整体业绩不行,疫情隔三岔五冒头,培训总是使不上力,使上力效果又看不到,越使劲儿越是坐实了“成本部门”的帽子。现在摊牌了,不是培训不得劲了,是经济寒冬了,问题向上、向前转移,培训效果不明显了。

不过同样听到哨声,有些培训人感觉从焦虑中解脱了,但还有一些却更焦虑了。不过在对转型的态度上,他们倒是出奇一致,只不过后者谈的不是工作方式的转型、企业发展的转型,而是自己的转型,因为对培训,对职业发展没有信心,准备换赛道了。反正大环境这样了,怎么做都没用了吧?

其实很多说任正非贩卖焦虑的,可能连讲话原文都没看过,光听到冬天来了,却没看到文中给出的过冬方案,自然心生焦虑。

在我看来,任正非的讲话恰恰给了我们培训人极大的信心。

作者丨任正非,本文整理自任正非讲话内容

01.越是寒冬,越要加强学习培训


在这次的《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中,有大篇幅讲述,“冬天”来了,要加强考核,加强培训和上岗学习,扩大干部预备队,随时准备抢占机会窗;可见华为在过冬之际,继续坚持人才是资源的原则,有策略的调动和储备。

1.如果确实是在战略管道里的,我们必须做,又做得不够好的,就改组作战队伍换干部。‍‍如果出现了一些机会窗,我们扩大了战略预备队和干部专家战略资源池,‍‍组成突击队去机会窗突击。

2.对于艰苦国家和地区,作为将来要提拔的新生干部的考核锻炼基地。有些国家产量少,我们虽然还要做,但是否不再派士兵守在雪山顶,因为下来后他还是士兵。雪山顶是考验人的,有潜力的新生干部下来就有机会升军长,因为小国容易综合化,他从概算预算、合同、投标交付、工时定额计算,解决方案一起干都做完了,回来在干部履历表上一天升将军11道门槛就过了5道6道。

3.海外回国的员工要优先获得技能培训和上岗机会。从海外归来的员工要有一个保护期,保护他再上岗,‍‍保证他获得一定的培训,艰苦国家的人员技能可能比国内差,因为他没有现实作战环境,怎么进步呢?‍‍就如高原上的士兵,虽然他站得很高,但并没有吸收什么宇宙能量,他们付出了代价,‍‍不能一回国就考试,然后就淘汰了,这样艰苦地区就没人愿意去,‍‍所以我们要保证回国员工有岗位安排,有宽松的学习时间,至于这段时间他的能力没有追赶上来就另当别论。

这里任正非的态度就是,如果不加强学习培训,等出现的新机会,你拿什么赶超竞争对手?春天来临前,失去一个机会,可能就是一次重创,甚至是面临死亡。此外,加强学习培训不是只能靠砸钱,没钱也有很多办法,要帮员工把握培训机会,让员工有机会成长成才。

总而言之,培训人要相信,即便在冬天,我们依然大有可为。其实在之前,任正非也有过很多类似讲话。

02.冬天不练兵,怎么迎接春天?


2003年,任正非有一篇《发挥核心团队作用,不断提高人均效益》的讲话。当时华为正在面临思科起诉,形势非常严峻。任正非在讲话中同样强调,在冬天培养人才、建设队伍的重要性。



1.队伍不能闲下来,一闲下来就会生锈,就像不能打仗时才去建设队伍一样,不打仗时也要建设队伍。不能因为现在合同少了,大家就坐在那里等合同,要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来加快发展。

2.我认为冬天对我们来说不一定是坏事,因为我们没有走到恶性化的边缘。正好,这使我们冷静下来,好好调整我们的队伍,调整我们的结构,抓住这个提高人均效益的好机会,确保冬天过去,春天到来时,我们的组织结构和战略队形保持不乱。

3.军队的方式是一日生活制度、一日养成教育,就是要通过平时的训练养成打仗的时候服从命令的习惯和纪律。我们虽然不是军队,但也要有这种日常练兵的教育,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锻炼我们的队伍、磨练我们的队伍。处于市场下滑的时候,我们不加大对队伍的教育、管理和帮助,一旦将来有很多新的机会的时候,我们的员工怎么能雄纠纠、气昂昂地走向新的市场?!

03.能挽救这条船的,唯有你


好了,现在有了一些信心,那培训到底要怎么做?

2001年3月,任正非访问日本,考察日本实业界在连续10年低增长、零增长、负增长的情况下是如何“活下去”的,深有所感并写下《北国之春》一文。

当时到松下电工,任正非一行看到不论是办公室,还是会议室,或是通道的墙上,随处都能看到一幅张贴画,画上是一条即将撞上冰山的巨轮,下面写着:“能挽救这条船的,唯有你”。



所以培训到底要怎么做?这个问题,本文给不了答案,华为也给不了。其实,你多去走访几家行业标杆比盯着华为看来得靠谱。不过任正非曾在一些讲话中讲述了对华为人才培养的建议,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当然,这些并不是华为到了冬天才启用的原则,而是在春天、夏天就已经在努力的方向。

1.打造将军摇篮


现在我们不缺项羽之类的勇猛之士,为什么不能产生真正的将军?因为我们不给这些草莽英雄以制度化、规范化的作业方法的教育。但这些培训,不是从任何西方课本中下载中来的,而是要结合我司的实践。要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系统全面的教育要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

你们(华大)是否能够喊出你们的口号“这里是将军的摇篮”?如果不这样,你们就脱离这个时代,就像在世外桃源一样,就没有和现在形势的紧迫感结合起来,你们的重要作用就没有得到公司各个部门的认同,这一点对你们很重要。



通过训战结合,是在转换大家的思想方法,但是我们确实不能保证谁能走到哪儿,谁能当将军。所以说我们是摇篮,所有人都被摇过,怎么就有人被摇成将军呢?你们要自己要去领悟。在我的眼中,没有学员,只有战士,不上战场哪有机会?我是不会给学员机会的,而是给战士机会。

2.理论实践结合


我们大学的老师很多人不知道场景,讲了半天合同公式是脱离实践的。你没有登过喜马拉亚山,你不知道喜马拉亚山的基站安装之艰难。华为大学不是有钱的吗,学员当了项目经理,我这个老师来跟你做做助理。我自己带干粮、带饭票来,又不增加你成本。来了听学生给你讲讲场景,老师可能就明白,水平很快就提高了,讲的东西能符合实践了。有实践经验了,你就能够提升自己。你也要吃得一身苦,你方为人上人。

如果没有理论的实践,实践一百次还是实践,就是大工匠。只有工程师行为可以批量生产,工匠不能批量生产。实践经验如果不经过理论升华和总结,这个人不可能在项目变化的时候还能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我们在学习教育过程中,老师要强调去实践,学生要从实践中提升到理论。就是刚讲的实践理论、理论实践的循环教育。而我更支持短训班,绝对不支持长训,将军不是培养出来的。一个月两个月就够了。学一点、学个方法就可以上战场。

3.激发自主学习


华为是选拔制,谁贯通了,就提拔谁。华为大学不是摇篮吗,你以为还能躺在华大的篮子里到80岁啊?不可能。摇篮、摇篮,摇摇你就走了,所有修行全靠自己。我坚决支持自付费的学习,你不想进步就别进步了,还可以省点钱。我们是选拔制,不是培养制,你学好了就选拔你,通过选拔,刺激大家自愿学习。我们与西方公司有一点不同,就是我们不愿对落后分子仁慈,你对落后分子仁慈就是对先进分子的打击。

每位员工必须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进行真正的个人设计!每个人目标设计的发展方向都不相同,培训需求与内容自然也各不相同,而我们只能满足华为公司全局性的、有共同性的培训需求。为每一个人进行一系列各不相同的培训,我们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但是我们有自学引导体系。比如说我们有小卖部,有图书馆 ,好书进到这儿来,以成本价来鼓励大家购买,然后大家回去自学,这就是自学引导,也是华为大学的特征。这种脱离共性培养,走向个性培养的方式主要靠自学。

4.关注总结反思


案例应该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做具体事情的心得,一定要限制字数,不要写得多大多光荣,每个人都写厚厚一本书,既占用了数据库,可读性也差。我们也不反对你写一本书,但只是把索引放华为大学网上,读者看了感兴趣可以找你要,点对点发送即可。第二,要鼓励有人把案例和案例串起来,不再写相同的案例。很多人在交付过程中总结了案例,这里一篇,那里一篇,大家要去找到,很多案例可以并成一个。有粗线条、细线条,我还是强调先粗后细,粗线条落实以后,细线条来具体构建效率。



教学内容要根据学员的实际业务需要去裁剪,要坚持实战实用的案例式教学,教学要为前方的生产服务。案例滚动的过程中是不断优化和新陈代谢的,是否需要有个数据库保存删掉的文档?我认为都没有用,因为在前进过程中,昨天的经验对未来没那么大的指引,不能背上一个沉重包袱。华为要面对明天,永远不需要博物馆,华为大学的案例也不要成为博物馆。

我们不追求产生一个完美的预案,完美就意味着幼稚,意味着过时,因此我们做不到这么大规模的归纳总结,华大的教学就是启发。大家在一起吵、思想碰撞啊,有些将来可能成为伟大人物的种子,可能就会有所启发,刚好走对了路。对于公司总体而言,谁成了,都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因此,我们的教学是启发式教学,而不是告诉你完美的细节。世界本来变化很快,你也做不到完美的细节。如果我们追求做出一个完美的东西再贴到网上,可能已经过时了。所以就是实用主义“热蒸热卖”,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多产粮食。

5.合理分配资源


我对华为大学的政策是,你把钱消耗掉,把能力培养出来。我不会拨款给你们,因为拨款会用完的。你们从受益学员中赚了钱,又投入为受益学员服务中去。我要看的是你给公司提升了多少能力,显性的表现和隐性的表现,表现在哪些地方,你华为大学为什么在华为公司是必然要存在的,能存在下去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话,我就觉得牺牲了钱,能换来能力的提升。

我们主张不想当将军的士兵都是好兵,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的职员队伍,我本来就不能当将军,我何必要去受当将军那个折磨呢?到阿富汗去踩踩地雷,到喜马拉雅山去爬雪,去非洲的原始森林去吃那个苦……我就在深圳当个小职员,就挣个几千块钱、万把元钱的工资,我生活节约点,也很好。你受了半天磨难,浪费了我多少成本,你还是不能当将军,何苦呢?我们只要求当将军的人一定要去吃这个苦。将军选拔制呢,就是说,我们认为快速的让有才能,有干劲,有热情,这个工作责任心很强的人呢,就是干部快速成长。所以将军是选拔出来的,并不是培养出来的 ,培养不出将军来。真正想当将军的是那种学习精神和渴望是有的,你可以渴望,再交少量的钱你就可以培训、考试。

最后,把任正非《北国之春》的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共勉!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创造美好的明天,全靠我们自己。

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来到。我们乘着冬天,养精蓄锐,加强内部的改造,度过这严冬。我们定会迎来残雪消融,溪流淙淙,华为的春天也一定会来临。



(本文完)

最近看了任正非过去的一些讲话,发现每篇讲话都有他对华为当下的理解和未来的判断,极其务实,非常值得一看。这里分享给大家,关注CSTD人才发展平台公众号,后台回复“任正非”,即可获取“任正非文集”(199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