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培训动态 其他 领导力的真与伪:当西贝的“成就人” 撞上预制菜的“失真”
领导力的真与伪:当西贝的“成就人” 撞上预制菜的“失真”



01

对内:以“成就员工” 为目的,西贝的真领导力实践


西贝餐饮集团副总裁邓德海曾指出:在管理能力、专业能力和领导力这三大核心能力中,领导力是当下中国餐饮企业最缺失,却最具长期价值的软实力。这一判断的深刻之处在于,它点破了多数企业将领导力视为“管控工具”,而非“成就他人的能力”的误区。西贝早期的实践,也诠释了“以成就他人为目的” 的领导力该有的模样。

从黄土坡小吃店到拥有近400家直营门店的行业巨头,贾国龙始终坚信:“西贝的核心产品是人。”这一理念并非空谈,而是贯穿于一系列扎实的管理实践之中。

在利益分配上,西贝跳出“先赚钱再分钱” 的常规思维,转而践行“先分钱,再赚钱”的逆向逻辑,这背后是对“员工不是赚钱工具,而是共同获益的伙伴” 的认知。2015年启动创业合伙人制,放权至地方分部,总部承担新店前三个月亏损,盈利后分部可享40%分红,真正实现“责权利”统一。这不是“用分红绑定员工” 的手段,而是把员工的收益与企业的成长直接挂钩,让员工成为“自己的老板”。2017年,贾国龙宣布将50%分红作为“喜悦奖”发放,当年即分出7000万元;2018年更创新推出“员工自报年终奖”模式,最终发放8000万元。这些举措更不是“成本支出”,而是将“员工应得的价值” 主动还给员工,当员工不必为“能不能分到钱”“分多少” 焦虑时,他们才真正获得了“被成就” 的尊严。

在人才发展上,西贝重仓年轻人,同样以“成就人” 为目的,而非“培养听话的执行者”。从门店店长到公司高管,大量95后新生代力量被推到关键岗位,这不是“风险尝试”,而是相信年轻人的潜力并愿意为其成长买单。为系统性培养干部,2018年,西贝在库布齐沙漠建立“铁军训练基地”,将其打造为“精神圣地”。即将对外开放的《高绩效领导力特训营》,更是试图将这套以“帮助人”为核心的领导力体系——源自贾国龙“你能帮助10个人就领导10个人”的朴素定义——产品化、标准化,向全行业输出。这里的“帮助”,本质是“成就他人的能力” 的传递,而非“管控技巧” 的复制。

这一整套以“成就人”为内核的领导力哲学,构建了西贝强大的组织韧性,是其穿越周期、持续发展的根基。此时的西贝,展现的是真正的领导力:它不把“成就员工” 当作“让企业赚钱” 的手段,而是将“员工的成长与收益” 本身视为目标之一。

02
对外:以“成就顾客” 为手段,预制菜争议中的信任裂痕

然而,当西贝的领导力逻辑从“内部员工” 转向“外部顾客” 时,“目的与手段”的天平发生了彻底倾斜。当罗永浩公开质疑“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时,大众的声音并非简单的反对餐饮工业化,而是认清了西贝“以成就顾客为手段”的真相以及品牌承诺与消费体验之间的巨大鸿沟。如果取得顾客信任仅仅是企业“获取溢价”的工具,顾客怎么能感受到真诚的对待



预制菜本无原罪,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并非不能接受预制菜,他们反感的是“信息不对称”。当你走进一家人均消费不菲、宣称“手工现做”的餐厅,期待的是“师傅现搓莜面”的匠心体验,最终吃到的却是加热后的预制菜,这种“期待与现实的落差”,本质是企业对“顾客知情权”的漠视。西贝的问题,也不在于“用了预制菜”,而是“用了预制菜却不告知、不承认”,它把“真诚对待顾客” 当作一种“表演”,而非“成就顾客”的必然选择

在现代餐饮工业化趋势下,从麦当劳到星巴克,从连锁火锅到外卖平台,标准化、效率与食品安全的平衡,早已离不开“预制”的支持。但西贝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塑造了一种“匠心”叙事。它的门店装修充满西北民俗风情,服务员会热情介绍“我们师傅每天现搓莜面”,官网文案反复强调“天然、手工、无添加”。这些都在塑造一种“被真诚对待” 的体验,消费者愿意为这份“真诚” 支付溢价,买的不仅是食物,更是“不被欺骗” 的体验。当现实与叙事出现裂痕,信任便开始崩塌。就像一位网友所说:“我可以接受你用料理包,但请别告诉我这是‘妈妈的味道’。”

此时的西贝,对外展现的已不是“以成就他人为目的”的真领导力,而是“以成就他人为手段”的伪领导力,它知道顾客想要“真诚”,便刻意营造“真诚”的假象,却不愿真正满足顾客“知情”的核心需求。

03
核心悖论:对内真诚,对外失真?

西贝的深层困境,本质是领导力的“目的与手段割裂”。对内,它以“成就员工” 为目的,构建了“成就别人,再被别人成就” 的良性循环;对外,它却以“利用顾客” 为手段,将“真诚” 简化为商业策略。

贾国龙所倡导的“帮助人的能力”,其伟大之处本应在于构建一个“企业成就员工,员工成就顾客,顾客成就企业”的良性循环。但这一逻辑若不能完整延伸至顾客,便成了一个封闭的“内循环”。当员工被充分激励,却不知道自己传递给顾客的“现做”体验是假象;而管理层深知工业化真相,却选择对顾客保持策略性沉默。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真诚”沦为一种面向顾客的“表演”,也让“成就员工”的价值大打折扣。如果员工的“奋斗”只是在帮企业传递“虚假体验”,那么“成就员工”是否也暗含着“利用员工”的底色?

正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所言,西贝要成就的是“能成就别人的人”。但如果这份“成就”不包括对顾客的尊重与坦诚,那么其领导力的完整性便值得商榷。

更值得追问的是:如果“成就他人”只是企业的“内部话术”,而非贯穿始终的价值准则,那么对内的“成就员工”会不会也逐渐变质?当员工发现“自己的努力最终是在欺骗顾客”时,他们对企业的信任会不会崩塌?到那时,西贝对内的“真领导力”,不过是建立在“对外失真”基础上的空中楼阁。

04
破局之道——从“成就员工”到“成就信任”



真正的领导力软实力,不应止于组织内部的激励艺术,更应体现为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勇气与透明。西贝铁军能在沙漠中挑战极限,锤炼团队,那么,是否有勇气在更复杂的舆论场中,直面“我们用了哪些预制菜,为什么用,如何保证品质”的问题?将“帮助人”的理念从员工扩展到顾客,意味着将“成就顾客” 从“手段” 拉回“目的”,这才是更高阶的领导力


西贝拥有行业罕见的领导力培训基础设施和深厚实践。若能将这股力量用于构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高绩效信任体系”,其价值将远超一场特训营。这包括:在菜单上清晰标注“预制/现做”,让顾客自主选择;建立消费者可追溯的供应链信息,将“透明”本身作为核心产品的一部分,让顾客看到预制菜的原料与生产过程;主动向顾客解释“为什么用预制菜”(如保证食品安全、提升效率),而非回避问题。这些举措,不是“被迫妥协”,而是“主动成就顾客”。

真正的领导力不是“带领团队走多远”,而是“当真相摆在眼前时,你选择如何面对”。否则,再宏大的沙漠训练,再动人的分钱故事,都可能被一句“这真的是现做的吗?”轻易消解。

05
结语

西贝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真正的领导力,不是“以成就他人为手段,最终成就自己”,而是“以成就他人为目的,最终与他人共赢”;不是“选择性成就内部小圈子”,而是“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都当作必须实现的目标”。



当一家企业对内能让员工“因被成就而奋斗”,对外能让顾客“因被尊重而信任”,它才拥有了真正的领导力。反之,若对内的“成就”是为了对外的“利用”,再华丽的领导力叙事,也不过是虚伪的表演。

这便是西贝的悖论给我们的终极启示:检验领导力真与伪的标准,从来不是企业说了什么,而是它是否把“成就每一个他人”,当作不可动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