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对象】产品研发工程师、可靠性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加速推进,产品可靠性已成为综合竞争力的决定要素。随着公司运
营规模逐步扩大,产品越来越多应用于环境更复杂、且可靠性要求更高的新场景。面对这些新场景、新技术,如何
满足产品高可靠性需求?这是目前公司面临的挑战。
基于行业背景和业务驱动需求,2022 年策划启动该学习项目,旨在通过“学习”进行“改变”,通过近 3 年
的学习项目运营,以建立系统化风险识别和预防能力,提升产品可靠性。
【项目目标】
学习需求来源于业务,学习成果由业务验收,因此,本学习项目通过建立可以横推的技术方法、平台工具、流
程机制和人员能力建设模型,实现以下业务目标:目标 1:基站产品四新、底线、批次性、安全性重大问题外场“0”
发生。目标 2:产品历史故障重复发生率降低 50%。目标 3:产品外场故障率降低 30%。
【设计思路和亮点】
【设计思路】学习的本质是改变,学习的过程就是改变的过程,因此,本项目基于“改变”进行学习设计,按照“六
步走”策略,以建立组织风险正向预防能力,提升产品可靠性。第一步:为什么要“改变”?第二步:期望的“改变”
如何衡量?第三步:具体“改变”什么?第四步:如何让“改变”发生?第五步:如何让“改变”持久?第六步:“改
变”了多少?
【项目亮点】亮点 1- 技术方法:对标行业标杆,短板差距分析,技术创新。亮点 2- 员工能力:系统化教学设计、
开办“工作坊”、“大讲坛”、“巡讲”等“战训营”。亮点 3- 平台工具:建失效库、建多级“医院”、建模型参数库、
建全球气象数据库。亮点 4- 流程制度:流程固化、纳入岗位要求、AI 提效推广、研发产品落地。
【成果与反馈精选】
【项目成效】—目标 100% 达成
1. 基站产品底线、批次性、安全性等重大问题外场“0”发生。
2. 产品历史问题重复发生率降低 75%。
3. 5G 产品线外场故障率降低 33%,第二曲线返还率降低 68.5%。
【项目收益】本项目支撑了超过 80+ 个重要项目风险评估,识别并拦截 100+ 个重大四新、底线等高风险外流,
减少经济损失和降成本 1.6 亿元以上。
【成果沉淀】失效库 10W+;精品课程 100+;标准规范 200+;模型数据库 2W+;教练及应用能手 1000+;
AI 应用平台 2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