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对象】青年潜力员工
【项目背景】
经济层面: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青年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源生力量,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国家 / 集团层面:上汽集团作为国有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选拔一批青年同志到
集团中层干部等岗位,对青年提出了更高要求。
公司层面:在上汽乘用车公司,青年员工占比达到 25%,其中绝大多数奋斗在一线,这些优秀的个体是基层管理岗和
技术专家岗的主要人才来源,显然,公司需要给予关注和培养。
【项目目标】
1. 助力人才识别:为部门的人才识别与培养提供立体和具象的洞察和建议,助力后备队伍建设。
2. 提升文化认同:挖掘创新活力特质,加速锻炼青年人才,使其认同和践行公司文化价值观。
3. 提高青年声量:让青年被组织看到,让组织听到青年之声,提升影响力,激发成就感。
【设计思路和亮点】
1. 项目标准:根据公司干部胜任力模型和技术专家素质要求,明确学员群体的能力需求和标准,对有潜力的青年员工
进行提早培养;同时,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公司发展方向,为青年人才提供个性化发展支持。
2. 项目运营:沉淀出一套项目运营的 TRIP 模型,从内容(text)、机制(regulation)、互动(interaction)、曝
光(propaganda)四个维度,以真场景练真本事,以好机制促竞相学,以强互动引真感受,以广宣传提大声量。
3. 项目效果:项目强调实践应用,采用 50% 培训与 50% 在岗实践的时间配比,每位学员将围绕与本职工作紧密相关
的课题,运用所学知识,在带教导师的支持下进行岗位实践。实践结束后,将由学员的直接上级和部门负责人提供反馈。
4. 项目管理:构建内部课程评价体系,以评估和优化培训课程,把控高品质的学习资源;更设立项目整体评价反馈机制,
坚持复盘,促进项目不断迭代升级。通过将课程的 PDCA 循环和项目的 PDCA 循环相连接,实现持续的改进和优化。
【成果与反馈精选】
1、助力人才识别:参训学员对项目的满意度 NPS 值达到 87%,参训学员测评分数提升率达到 61%,79% 的参训
学员年度绩效结果保持优异或更进一步。项目沉淀出的人才档案和提升指南,为业务部门人才培养提供建议和参考。
2、提升文化认同:参加培训的青年员工离职率 < 未参加培训的青年员工离职率,数据证明项目对员工文化认同和人
才保留有效。
3、提高青年声量:在项目宣传上,多途径对参训员工进行曝光;在实际业务环境中,优秀员工被上级、被组织看到,
成为子项目的带头人,在业务中发挥作用。